“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致力于寻找文物保护与开放之间的平衡点,为此,我们不断探索旅游开放新模式,如今通过数字赋能,莫高窟实现了保护与开放双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汪万福介绍,通过实施“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洞窟体验”的旅游开放新模式,游客秩序井然,参观的舒适度极大提高,对洞窟壁画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在敦煌,科技在文物保护、文旅发展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汪万福介绍,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莫高窟在文物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文物数字化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文物保护要靠科技。”汪万福说,科技是推动文物保护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对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和跨界融合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等领域技术水平进入国内第一梯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文物云技术有效加强了文物数据资源跨地区、跨层级统筹管理,进而实现全民共享。
“敦煌文物数字资源与云技术实现了有效结合。”汪万福介绍,上线“云游敦煌”小程序,优化参观模式;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洞窟整窟全景漫游全球共享;上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数字藏经洞”,一部手机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虚实融合的全新旅游体验。
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文物资源的旅游价值,汪万福建议,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让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能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和新媒体手段,采取举办优质展览、数字化资源共享、持续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多种形式,让文物活起来,加深公众对遗产价值的理性认知,让广大群众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们对文化遗产观光游憩的需求,让更多的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汪万福还建议,要通俗准确、真实完整地阐释文物信息。文博机构应培养优秀的讲解服务者,让他们准确把握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掌握运用研究成果,用游客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形式,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走出去,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带给我们莫高窟人赓续接力、勇攀高峰的志气、骨气、底气。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我们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汪万福说。(李志刚)